|
-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高4.5厘米,宽4.35厘米。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然而这枚国宝级文物印章,不仅有着传奇人物的加持,就连被发现的过程,也可称得上是传奇。据《周书·独孤信传》及有关资料可知,独孤信是鲜卑族人,祖籍云中县(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他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公元503年),本名“如愿”。独孤如愿“美仪容, 善骑射”,二十余岁的时候便开始随军征战。在军营中,他就暴露了“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的本质,可谓一名特立独行的潮流帅哥,在军中享有“独孤郎”的美称。然而耍帅并不是独孤如愿的唯一技能。他先后出任
-
红珊瑚质地莹润、光泽艳丽,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被佛教视为七宝之一。在中国,红珊瑚自古就是富贵吉祥之物,代表着高贵与权势,是幸福与长寿的象征。那么应该如何辨别真假红珊瑚呢?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辨别红珊瑚的方法。1、看珊瑚生长纹珊瑚主要特征是有生长纹,在红珊瑚的横截面上,生长纹都会有像年轮一样,由小及大,相对规则。而且,每一个珊瑚的生长纹都是唯一的,以此可以识别红珊瑚真伪。2、看珊瑚的颜色红珊瑚的颜色是由内而外的,颜色从柱心向外过渡,越接近表层颜色越深,越里层颜色越浅。3、看珊瑚有无瑕疵红
-
宋代及其以后的铜镜往往不被藏家重视,原因大致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铜镜无论是从材质、纹饰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确实已经无法和汉唐铜镜同日而语了。但是,笔者认为,宋代铜镜虽然有无法弥补的历史缺憾,设若从历史文物价值、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等方面考量,仍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就简单谈一谈宋代铜镜的特点。 一、铜镜多仿造。宋代崇尚复古,铜镜多仿造汉代日月镜、昭明镜、画像镜和隋唐秦王镜、花鸟镜、双凤镜等题材。但是铸造铜镜的材质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其化学构成成分由汉唐时期的高锡青铜演变为高铅青铜,即含锡量降低,含铅、锌量增加
-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收藏玉制品,比如手镯,挂坠或手把件,但你知道应该如何挑选玉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挑选玉器时经常出现的误区吧。1、并非越白越好 白玉主要是指含透闪石95%以上的白色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和田白玉洁白温润,气质高贵,是收藏的宠儿,但有的藏家盲目求白,只要看到白的玉石,就以为是新疆白玉而掏钱购买,其实白玉并非只有和田白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都有白玉,但是这几种玉的价格却与和田白玉的价格相差很多。 2、并非越老越好古玉在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特别是乾隆玉更是精美绝伦,致使
-
-
俗话说“千年琥珀,万年蜜蜡”,倒不是说蜜蜡的形成年代更早于琥珀,因为蜜蜡也是琥珀的一种。这种民间的说法,是指琥珀必须经过亿万年的石化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宝石之一。琥珀作为大自然馈赠的奢侈品,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蜜蜡作为琥珀宝石中一个独特的品种,以其特有的半透明至不透明构造,浓郁的黄色外观,更加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世界上出产蜜蜡的地方很少,一般产自于中国辽宁抚顺、多米尼加、波 罗的海、伊朗、阿富汗、缅甸、巴基斯坦和非洲,但其产量并不高。在现今市场上,人们常根据把玩的时间长短,将蜜蜡分为老蜜
-
首先对和田玉山料做一个解释:和田玉山料区别指的是与青海山料、俄罗斯山料之间的广义的区别。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和田玉山料的鉴别方法。和田玉山料1、和田玉与俄罗斯料的区别 俄罗斯玉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杂质)、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
-
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其本身更有两大迷点:其一,为何勾践剑历经2400余年依然不锈。其二越王勾践剑为何会从江浙,出现在湖北荆州楚国贵族墓。
-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喜欢购买翡翠手镯,选购翡翠玉镯又是一件复杂而细致的事,一定要眼明心细,认真对待,否则会留下很深的遗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选购翡翠有哪些窍门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购买翡翠的小窍门。1、尺寸要合适 包括手镯圈口的大小和条径粗细两个方面,这与购买者的骨骼大小、胖瘦程度和年龄有关。比如偏胖的人喜欢粗一些的条径,而偏瘦的人则钟意条径较细的手镯。2、镯子的整体造型和抛光要好要注意手镯的形状是否很圆(或是否标准椭圆),条径的粗细是否均匀一致,抛光是否良好等。3、注意区分裂纹和天然石纹 要正确区别
-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为鸡血石。 我国最早在浙江昌化玉岩山发现的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美丽的传说传说,天庭中的一对美丽的凤凰听到人间的哀怨之声,此刻凡间蝗虫成灾、作物不长、百姓愁苦。善良的凤凰决定到人间去消灭蝗害、驱散瘟疫、拯救生灵。在凤凰的帮助下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凤凰也留在当地恩泽一方百姓。可惜山中来了一对强横的鸟狮,它们对凤凰产生了忌妒之心。
-
-
很多人一说到和田玉首先想起的就是白玉,但你不知道的是,和田玉除了白玉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玉。其实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其它颜色的和田玉也可归入此四类中。1.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极为罕见。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
-
明清时期大象群多出现在广西、云南等地,但当时的象牙已经明显不够用了。待海外贸易不断发展,从东南亚地区就有了进口象牙。象牙材料的缺少使得象牙价格不断攀升,到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假冒象牙的制品。古玩市场出现的很多假冒象牙的制品的东西,有很大部分是当时仿造的。藏友在入手收藏时还要擦亮眼睛才行。仿冒的象牙制品多见于骨头和海象牙、塑料。骨制品仿造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1、牙纹:象牙的横截面大多数都有网纹、人字纹,骨制品则没有。2、色泽:象牙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呈牙白色和淡黄色,盘完久了表面的黄色变深,并伴有“
-
现在很多古玩藏友们喜欢收藏玉石,那么你们知道玉石一共可以分为几类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玉石的其中几个品种,但知道的却不全面,今天我们就说一说玉石的分类。玉石按其主要成分可分为硬玉和软玉,其中硬玉以翡翠为代表,而软玉则以和田玉为代表。软玉亦称角闪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软玉的产地,以中国的和田地区最为有名。软玉的色泽是接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细腻温润。其次软玉中含有的少量金属氧化物离子会使其呈现青、绿、黄等颜色。硬玉俗称翡翠,属辉石类,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和比重较软玉偏低。这类玉石多产于
-
1976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零口镇几个农民在田边挖井,但是井挖好后却没有见到预期中的水柱出现,反而连挖井用的工具都坠入洞中。在专业考古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这是一处西周文化遗址,同时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了如鼎、簋、尊、盂、盘、钟等珍贵文物达一百六十余件,其中就有名闻天下的铜簋。 这件铜簋名叫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上半部为圆形,侈口,鼓腹,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造型庄重沉稳。 武王伐纣的见证物—青铜利簋簋在古时候是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春
-
-
凡是出土的古玉,多数有色沁,但暗淡不显,因此以还原为贵。如果得到一块有多种色沁的古佩玉,藏而不玩,则等于暴殄天物,得宝如得草。通常出土的古玉,因为出土的地点不同,所以蚀锈和色沁的性质也不同。比如,南方出自水坑的,或地气特别潮湿、地层特别多积水的,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锈。北方出自干坑的,多数古玉的土蚀亦多。如果出自火坑的,古玉的玉身便干燥。由于土吃水蚀,加上干湿不同的经年累月煎熬,古玉即使有最美丽丰繁的色沁,亦会隐而不彰,藏而不露。玉理本身有深浅色,同时亦浸积了不少污浊之气。若不加以盘玩,便会玉理不显
-
金丝楠乌木(金丝楠阴沉木),是乌木的一种。它是指樟科,楠木属里的紫楠、桢楠、润楠等木料经过上千年历史而形成的,有的进埋在土里,而有的则是沉在水里。我们常说的乌木范围太广了,这里所指的是金丝楠木形成的乌木。金丝楠乌木的价格非常昂贵,造成金丝楠乌木价格飙升是因为其原料稀缺。古代有一俗语“财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说的就是金丝楠乌木非常稀缺,价格非常昂贵,所以如果谁家能有一方乌木,那么您可一定得收好了。乌木,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物理环境中,其色泽多为通体乌黑,也有外黑内红(如古红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
-
我们平时在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刀剑,还特别华丽,可是真实的刀剑却不如影视剧里的那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刀剑实际长啥样吧!【商代--春秋】青铜刀剑:按现在出土文物来看,最早的剑产生在商代,较短,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无格短柄,只能算是自卫武器。【商代】短柄翘首大刀(青铜):我国冶铁大约发明于西周时期,最迟在春秋早期已经出现制造铁剑技术。不过此时的冶铁及钢铁剑制造工艺尚不及青铜铸剑术高超和普及。【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越国青铜剑,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
-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是由商王(祖庚或祖甲)为其母戊制作了著名的 “ 后母戊鼎 ”于1939年3月15日,被武官村一村民吴希增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