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的知识/故事 >>文物故事传奇 >> 后母戊鼎的前世今生
详细内容

后母戊鼎的前世今生

商王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贤人,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他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其在位五十九年中,频繁对外征伐,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少数民族部族,极大地扩大了商朝的版图, 史称他统治的时期为“武丁中兴” 。

timgCAVKDYMH.jpg

武丁之所以能够中兴商朝,和他的小时候成长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话说他的爷爷商王祖丁有四个儿子( 商朝前期的继承法多以兄终弟及为主 ):长子阳甲(在位7年),次子盘庚(在位59年),三子小辛(在位21年),四子小乙(在位21年)。而武丁是四子小乙的儿子,王位要是按照这么轮下去的话,他父亲小乙生前都不一定轮得到(必须得寿命够长才行),更不要说是武丁了 ( 理论上他的三个伯父的儿子应该更有继承权 )。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被父亲小乙送到外面和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 若干年后他的父亲小乙终于熬到了王位,武丁又意外地直接继承了父亲小乙的王位 ,这才有了后面商朝的“武丁中兴”!

timg.jpg

  武丁有三个儿子:长子祖己(孝己),次子祖庚,三子祖甲,其中长子祖己便是他和大名鼎鼎的商王后妇好( 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谥号为 “ 辛”,后人尊称她为“母辛” )的儿子 。而且这个祖己是一名孝子,很有孝名,所以又被称为 “孝己” 。他每晚要起床五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武丁的宠爱,又是嫡长子,是王位继承的不二人选。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妇好(享年才 33岁 ) 早逝,而新立的王后不太喜欢他( 这个新王后极有可能是弟弟祖庚或祖甲的母亲妇妌,谥号为“戊”,后人尊称她为“母戊” ),毕竟世界上每个母亲都是自私的,她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自然会处处在武丁面前排挤祖己,后来武丁果然把祖己流放到外地。

实际上武丁流放他的目的有两个:

1、为了锻炼他,让他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多多了解民间的疾苦,以便能更好的继承大统。

2、暂时避开他和新王后的矛盾,有意保护他的安全。

但是祖己没有理解父王的良苦用心,认为自己是无端被排挤, 受不了如此打击,不久就忧愤而终, 只能说是太可惜了。

武丁驾崩后,王位由祖庚(祖庚即位十年左右病死,后祖甲继位)继承。继位后的商王(祖庚或祖甲)后来为其母戊制作了著名的 “ 后母戊鼎 ”(原称“ 司母戊鼎 ” ,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 ) ,它是迄今 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并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u=1206026330,2712521990undefinedfm=27undefinedgp=0.jpg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1939年3月15日,武官村一村民,名叫吴希增,来到同村吴培文家祖坟地里,以寻找中药材“田七”为名,实际是“探宝”(盗掘) 。在他用探杆(洛阳铲)探到十几米处时,碰到了硬物,而且洛阳铲也卷了刃。于是吴希增跑到吴培文家,向他叙述了刚才的“探宝”经过。两人商量后,就在当天夜里,找了七八个人,来到吴培文家祖坟地,开了一个宽二尺、长六七尺的长方形坑。众人使用抓钩子刨土,又在坑口处安装辘轳往上吊土。过了两个多小时,当挖至十三四米处时,大鼎鼎身呈现。但此时天色渐明,众人害怕日本人知道,将土回填,返回武官村。

3月16日夜里,参加盗掘的人数增至三四十人,当地区公所也派了两个排,在距离现场50米处设岗。这次,众人将坑扩大至2.5米见方。到了午夜时分,鼎身显露出来, 斜立在泥水之中,口向东北,足向西南,一耳朝上 。村民用旧井绳拴在鼎耳上,想尽各种办法向上拉,但鼎纹丝不动。

3月17日,夜幕刚刚降临,吴培文拿着刚从县城买来的三条新井绳,其他村民抬着早已准备好的大梁等,在坑口搭了一个三角架。 麻绳一头拴在鼎耳处,一头拴在鼎足处。这些村民分成两班,先撬起鼎的一端,用土填实后,再撬起另一端,如此这般重复,直至次日,即3月18日凌晨5时,才将鼎从十几米深的坑中拉出。

这时,村民发现埋在底部一侧的另一只鼎耳不在器身上,去坑中寻觅,不见,又发现断口为旧茬,遂作罢。众司母戊鼎 更名为 后母戊鼎_人使用一辆三头骡子拉的铁轮车,将大鼎运到吴培文家 ,并将其埋在吴家粪坑之内 。

掘出大鼎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大鼎掘出后一个月,北京城最大的古玩商萧寅卿随身带着两个保镖,乘专车来到吴家。表示以 20万大洋购买此鼎,但提出要将其分解为8块。

20万银元诱惑,村民开始肢解大鼎,村民买来三打新锯条,分别锯刻有铭文一侧的两个鼎足。但36根锯条几乎磨秃,鼎足仅留下轻微的痕迹。村民又用50磅的大油锤猛砸鼎壁,但大鼎仍完好无损。经过四五十锤,鼎耳终于被砸掉了。这次肢解使鼎身出现无法磨灭的损伤。

后来村民感到肢解大鼎太难,而且,如果萧寅卿变卦,就会落得一场空。众人商议后,将大鼎转移至吴培文家西屋马棚下,砸下的鼎耳交予探宝人吴希增保管,藏在他家空炕中。

日军抢鼎数月之后,驻彰德县(日伪时期安阳县)日伪宪兵队队长井东三郎得知此事,开始抢鼎。

第一次搜查武官村,日本人动用铁道警备队、日本宪兵队三四百人,在村各路口架起机枪,将全村围得水泄不通。

因为汉奸告密失误,日本人一进村就直奔与吴培文家一墙之隔的西院马棚,结果一无所获。经过这次搜查,村民连夜将大鼎挖出,将其转移至吴家平日用以装马草的东屋。又在东屋地下挖了一两米深的大坑,将鼎埋入。

为了应付日本人的再次搜查,村民用七八十元伪钞买了一尊殷墟出土的无铭文的青铜甗,并将它与一些碎陶片一并放在吴家的空炕里面。

第二天,日本人又来了,并找到了那尊藏在空炕里面的“青铜甗”。正在此时,从武官村西北方向刮起几十年罕见的大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飓风卷着泥沙袭来,连根拔起大树几十棵。日本人不敢久留,带着搜查到的“宝物” ,离开了武官村。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