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的知识/故事 >>文物故事传奇 >> 遨游天际三千年
详细内容

遨游天际三千年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1年出土于金沙它重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为0.02厘米,与一张复印纸差不多大小;且由自然砂金制成,含金量高达94.2%。这样精湛的工艺,即便是在今天都不容易达到。据分析,制作太阳神鸟金饰要先用自然砂金热锻成为圆形,经过反复锤揲,使金箔的厚薄基本一致;然后剪切掉外表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其成为一个较标准的圆形;最后在圆形的金箔片表面刻画出太阳和四只鸟,再根据已画的纹样刻划切割形成镂空。由于金箔很薄,边缘总会卷翘,在雕刻完成后,还要再把翘起来的地方一点点锤平。整个过程,至少要用到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工艺,可见当时古蜀国手工业已经有了明确细致的分工。

古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当时中国的北方、中原地区也已经出现了金器,但出土数量很少,且基本都是装饰用的金叶或金片。而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总数超过了二百件,其制作工艺显然高于同时期其他地区,器型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金箔、喇叭形金饰等,图案诡异,展现了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独特风格。


untitled.png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中的4只逆向飞行的鸟,也与“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有关。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也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这也进一步说明这个时代的古蜀人是“崇鸟崇日”的。

 u=183572578,2275746220undefinedfm=200undefinedgp=0.jpg

太阳神鸟在被挖掘出来纯属偶然,在挖掘太阳神鸟之前它经历了很大的曲折。那么脆弱的它在经历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破坏的四关后都完好无损。第一关,挖土机在挖土的时候意外地把它挖了出来,它在沟边被晒了几十天也没人发现。第二关,水泥管被铺成,土在被回填的时候也没人发现被一起回填的它。第三关,因为回填的土高低不平,在人工整平的时候它还是承受住了打击。第四关,填回去的土每隔5厘米就要夯打一次,把它砸结实,每一层都是人工踩,压路机压,但是它还是完好无损。2001年2月8日,在成都近郊的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部分铜器、石器等文物,考古人员随即展开大规模科学发掘,大批金器、玉器、铜器和象牙不断出土,令人惊叹不已!2月25日上午10时许,一件特别的金饰件被发掘出土,刚出土时金饰件已被揉成一团,在考古人员认真科学记录之后,小心翼翼将金饰复原展开——金饰上刻划的“太阳”和“鸟”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出来,伴随着显示王权的大量玉器、金器的出土,足以证明这件金饰极有可能就是古蜀王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遗存下来的“宝物”。考古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件造型精美,寓意深刻的金质饰件在4年之后的今天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

2005年 10月 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三千年前,古人将翱翔太空的美梦寄托在太阳神鸟上;如今,神鸟飞天梦想通过“神六”圆了梦。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