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的知识/故事 >>文物知识传递 >> 古钱币上各层次锈色的特征
详细内容

古钱币上各层次锈色的特征

古钱币的锈色是多种多样的,它与古钱币的年代、古钱的金属成份、埋藏方式,出土的地域土壤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古钱币鉴定中各层次锈色有哪些特征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古钱币上各层次锈色的特征。

 

 

一、浮锈

图片14.png

是浮在古钱币表面上的锈,浮锈一般情况是刚出土时未经过任何处理过的古钱币表面上的一层锈色,一般用任何软器物去除不掉,但用硬器物擦刮,呈粉状剥离。

 二、面锈

图片15.png

是在浮锈之下一层,锈层较厚,直接沾附在古钱币表面,用硬器物除锈是一般呈块状剥离。



三、 根锈

图片16.png

一般是古钱币氧化较深。此种锈色已无法与古钱币剥离,此种锈色脆硬,如处理不当,钱文剥离后会造成残缺不全,遇到此种古钱币最好是维持原状保存。


三、 透骨锈

图片17.png


顾名思义,即钱体锈色较深,并深入骨髓。更有严重者,钱币整体都已变为氧化铜(即所谓的脱胎换骨),重量极轻。稍加清理就会伤及钱体,这类铸币稀少的品种建议要装入盒内保存。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