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的知识/故事 >>文物知识传递 >> 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
详细内容

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

 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是一项新兴的现代高科技鉴定技术。它是利用当代波谱学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相关仪器无损检测陶瓷釉质的脱玻化程度,再通过计算得出其老化系数,据此判断出陶瓷器的大致生产年代。该项技术的诞生弥补了以往各种鉴定技术的不足,开创了一个古陶瓷鉴定的全新领域。
 
    陶瓷表面有一层光滑、明亮、坚硬的物质称为釉。釉是由石英、长石等多种原料混合、粉碎后,施于器物坯胎的表面,再经高温烧结形成的玻璃态物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某种仿制品,采用了与古陶瓷完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烧成方法,如果不经过作旧处理,其釉子的光亮度与透明度要高于古代真品,鉴定专家称其为“贼光”和“火气”。陶瓷鉴定界曾普遍认为,这一差别是由于陶瓷文物长期遭受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如空气中的紫外线或土壤中的水和其它酸碱性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致使釉面受到腐蚀所致。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问题远非如此简单。造成这种差异还有一个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产生生于釉子内部的“脱玻璃化”现象。 

    已有研究告诉我们,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的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釉子的“脱玻璃化”现象。正是由于釉子存在这种自然“老化”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时代越久,这种反差就越大。有些品种的古陶瓷,这种“老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微裂纹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只有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发现。造成这种微裂纹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釉质内形成显微晶体的过程中,会造成内应力不均匀,当这种内应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使釉子内部和表面出现微裂纹。过去人们把古陶瓷釉面上裂纹的形成原因,都归结在陶瓷烧结冷却过程中,胎、釉收缩比例不一致这一点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当然釉质的脱玻璃化程度并不等于它的老化程度。造成釉质脱玻璃化程度不同的原因,除去年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一是成份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化学成份的釉子,其“脱玻化系数”是有差异的。二是烧成因素,釉子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时间也会对釉子“脱玻化系数”造成一定影响。要真正得到釉质的老化系数,必须在测得其“脱玻璃化系数”的基础上,对该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即乘以其成份系数和烧成系数,最后人们才能得到釉质的“老化系数”。 

    釉子的“老化”,是陶瓷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变化。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也把它形象地称作陶瓷器的“年轮”特征。古陶瓷的“老化”与当前人们所说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子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外部 物质对陶瓷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陶瓷“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
 
    陶瓷釉的老化程度与年龄之间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在最初的年里老化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老化速度逐渐放慢。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包括经过各种作旧处理后的瓷器)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民国至清代未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0—0.13之间;清代中期至明代未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1—0.16之间;明代中期至早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4—0.20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0.18—0.28之间。如果以横坐标表示年代及其釉子的脱玻系数来作图,便可以获得釉子老化系数与其生产年代的相关曲线。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