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的知识/故事 >>文物工艺传承 >> 螺钿器制作工艺
详细内容

螺钿器制作工艺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到不少西周嵌螺钿漆器,其中有1件漆器,上面的彩绘兽面凤鸟纹就采用了螺钿工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至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

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说:“螺钿漆器出江西吉安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坚漆螺钿者……”明代是古代漆器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厚螺钿与薄螺钿作镶嵌并存的局面。
清代是螺钿家具达到高峰的时期,同时又受到清朝宫廷的青睐。有资料显示,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清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10余件扬州漆器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之中。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县和洛阳的唐墓均出土过螺钿漆背铜镜。铜镜背面以漆为地,用贝壳镶嵌制成画面图案,甚为精致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螺钿一般多施于珍贵的硬木家具上,比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其中以红木居多。而苏式家具中的螺钿很少单独使用,并经常掺和在其他镶嵌物之间,如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百宝嵌”。百宝嵌是由江苏扬州的周翥所创,人称“周制”,他通过雕、镂、镶嵌等工艺技法,配成山水、人物、楼台、花卉、鸟兽等图案,犹如一幅道地的刺绣,甚为精美。而广式家具则很重视螺钿工艺,小到凳椅,大到床榻、柜橱,而且多为满钿,使之色彩更显富丽堂皇和奇妙典雅,别有一番民俗情趣,从而成为了广式家具的一大特色。

除家具螺钿工艺外,漆器螺钿也很知名,其中以扬州点螺漆器的名声最大。在明末清初时,扬州点螺漆器名家辈出,江千里是当时驰名天下的高手,故有“杯盘处处江千里,卷轴家家查二瞻”之誉,查二瞻即明末大画家查士标。点螺漆器,大多为杯盘、碟、匣等小件玩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另外,螺钿还被制作成各色工艺品,例如佩件、帽镇、钮襻、朝珠、耳坠、手链、戒面、坠珠等,所用螺材有夜光螺、鲍鱼螺与砗磲壳等。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