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古籍畅览
  • 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说.

    《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说》等,乃是在元初由全真教道士所创作的一部道教作品。其以绘图配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老子历世降生显化的事迹,在产生之后,它曾经流布四方,大为盛行。

  • 古今谚.古今风谣.明杨慎著.

    中国古代民谣集。明代文学家杨慎编纂。共两卷,成书于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收录自上古至明代嘉靖时期古今民谣280余首。为中国较早的民间歌谣专集。编者博览群书,广为采撷。从先秦古籍及历代有关文献中,搜罗摘引时谣、童谣、韵语和注文,以古籍传引的先后为序,加以编排。所选歌谣,内容多牵涉时政和对历朝人物的评价。所选作品,大体展现出中国古代风谣的面貌,对了解中国民谣的性质、历史及形式特点,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反映出编纂者有同情劳动人民和憎恶统治者暴政的思想倾向,书中不仅收有抨击时政的尖锐作品,而且还有反映人民遭受涂炭之声,对论述农民起义之作也有辑录。即使针对当朝的作品也不回避。其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是难得的。不足之处是选择标准不甚严格,而且撷引的古籍不全,多有阙遗。至清代,史梦兰又辑《古今风谣拾遗》4卷,补其不足。

  • 街头各行业人物.大英图书馆藏.

    19世纪外销画 145幅 馆藏

  • 古三坟书

    案《三坟》之名见於《左传》,然周秦以来经传子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汉代至唐咸不著录也。此本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张商英得於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於唐州。盖北宋人所为。其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传。其名皆不可训诂。又杂以《河图代姓纪》及《策辞政典》之类,浅陋尤甚。至以燧人氏为有巢氏子、伏羲氏为燧人氏子,古来伪书之拙莫过于是。故宋元以来自郑樵外,无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镗刻入《汉魏丛书》,又题为"晋阮咸注",伪中之伪,益不足辩矣。(案:《左传》称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书序》所解,虽出依托,至刘熙《释名》则确属古书。据所训释,则《三坟》乃《书》类,非《易》类也。然伪本既托於三《易》,不可复附《书》类中,姑从《易纬》之例,附其目於诸家《易》说之末。)──右"易类"三百十七部,二千三百七十一卷,内四十六部无卷数,《附录》一部一卷,皆附《存目》。

  •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那连提耶舍译.明永乐八年至正统五年刊本_201

    此《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属于永乐北藏,由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书共十卷,二十品,此经的重点是讲述佛陀度化众生的四种方式:身业度、神通度、名号度、法施度。此位北藏编印起于永乐八年完成于正统五年,经折装,前后有精美佛像。

    此经的重点是讲述佛陀度化众生的四种方式:第一是身业度,即以身体示现无比的相好庄严来度化众生;第二是神通度,即通过示现各种不同的神变和神通来度化众生;第三是名号度,即通过佛的名号来度化众生,就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一样,只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能获得不退转果位;第四是法施度, 即通过布施佛法或转深广法轮来度化众生。其次,大集月藏经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修行概念是:强调末法时期,应以持名念佛为重的警示。例如大集月藏经云:「末法忆忆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因此,以持名念佛为修持重点的净土宗,经常会引用大集月藏经中的「经文」以为教诲。

  • 丹青一斑.5集.日本.瀧和亭画.明治27年芸草堂刊.1894年

    此木板水印画集《丹青一斑》,作者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画家滝和亭,他曾从清人陈逸舟学习明清书画,精通中国画。此本共五册,收录其作品:花卉、瓜果、草虫、禽鸟、竹石、屋舍、山水、人物等木板水印画作60幅,设色淡雅、秀美清妍。

  • 秋闲戏铁.8卷.清.

    此谱为清人严乘辑自刻印而成,内收秦汉至南北朝名人姓名印五百一十枚,唐宋至元三百二十枚,增以明代一百八十枚,附以篆者私印及亲友印二百三十余枚。每页三至六印,每印附释文,淡绿色边框,版心上镌“秋闲戏铁”。每册前刊序文,有陈常夏、张居昌、罗耿辰、唐朝彝、李襄猷、李基益等人,原装八册,此谱存世稀少。按 严乘(清康熙雍正间),字佛宣,福建人。善刻印。雍正四年辑有《秋闲戏铁》。

  • 登坛必究.卷14至24.总四十卷.明.王鸣鹤编.袁世忠校.明万历时期刊本_9

    《登坛必究》是明代末期重要的军事著作,《登坛必究》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补充了宋、元及明中叶的大量新资料,尤以明代材料为最多,这对于研究中国军事史和《明史》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佛国记.一卷.晋.法显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

    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 孙氏养正楼印存.6卷全

    《孙氏养正楼印存》这是一部用以祝寿的福禄寿写屏的复刻钤印本。由“太谷白石傻子孙阜昌鉴藏、祁县小愚山人孟介臣石夫氏镌篆”。内分“百福”“百碌”和“百寿”印谱,各分上下共六卷。此本大约刊于道光2年

  • 录异记.八卷.前蜀.杜光庭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

    龙女的传说较早的源于唐代。《梁四公记》载东海龙王之女掌管龙王宝珠,梁 武帝以烧燕献龙女,龙女报之以各种珠宝。在唐代以后,龙女的故事多与男女爱情有关,如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书》,叙述了一个凡人与龙女从相识、传书到恋爱结婚的故事。唐末时又有人信此作《灵应传》,五代时杜光庭的《录异记》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 重刻校增武侯八门神书.明胡献忠著.明万历43年刊本

    此《重刻武略神机》为明胡献忠辑著。这是一册关于火药、火器技术的兵书,其内含:边防形胜图、武略神机火药品妙卷、神机演习图说、火器图式等。书前有胡献忠、周应治序,书后有沈文辅跋。此本大致为明万历时期刊刻。

  • 登坛必究.卷14至24.总四十卷.明.王鸣鹤编.袁世忠校.明万历时期刊本_10

    《登坛必究》是明代末期重要的军事著作,《登坛必究》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补充了宋、元及明中叶的大量新资料,尤以明代材料为最多,这对于研究中国军事史和《明史》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周氏冥通记.四卷.梁.陶弘景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

    《周氏冥通记》的语言具有六朝南方口语的特色,跟同是陶弘景撰写的《真诰》等书相比,反映当时日常口语的程度要高得多,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宝贵资。

  • 重刻武略神机.附边防形胜图.明胡献忠著.明刊本

    此《重刻武略神机》为明胡献忠辑著。这是一册关于火药、火器技术的兵书,其内含:边防形胜图、武略神机火药品妙卷、神机演习图说、火器图式等。书前有胡献忠、周应治序,书后有沈文辅跋。此本大致为明万历时期刊刻。

  • 玄奘三藏像.绢本

    此画为日本依据中国请来样,于镰仓后期绘制,绢本设色

  • 抱经楼日课编.四部.清.卢登焯篆刻.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板.清乾隆四十六年钤印本

    此《抱经楼日课编》集清人卢登焯篆刻。全谱分元、亨、利、贞四部,以时间为顺序,一日一印(从正月初一至十二月三十),下刻注释文及出处。书前有郑虎文、孙鲲化、倪象占序文,末有卢登焯自跋。此为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板,清乾隆四十六年钤印本。

  • 中说.10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中说》为隋代思想家王通的著作,是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因王通第子私谥“文中子”,亦称《文中子》。全书共十卷十篇: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由宋阮逸注,末附序文一篇及杜淹所撰《文中子世家》等。此为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内附文政十年覆刊北宋小字本。

  •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那连提耶舍译.明永乐八年至正统五年刊本_401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属于永乐北藏,由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书共十卷,二十品,此经的重点是讲述佛陀度化众生的四种方式:身业度、神通度、名号度、法施度。此位北藏编印起于永乐八年完成于正统五年,经折装,前后有精美佛像。

  • 陶渊明集.十卷全.

    陶渊明虽写过一些脍炙人口、久诵不衰的辞赋和散文,但其主要成就是在诗歌方面。他历来都是以一个诗人的身分被载入文学史的。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包括:哲理,如《形影神》;赠别,如《与殷敬安别》、《赠羊长史》等;家训,如《命子》、《责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6624318182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